首次康復病程記錄
年 月 日 時 分
姓名 性別 年齡 職業(yè) 利手 主因” ”于何時入院
一、病例特點:
二、入院診斷:
三、診斷依據:(定位診斷、定性診斷)
四、鑒別診斷:
五、問題小結:
六、康復目標(近期目標、遠期目標):
七、診療計劃:
八、注意事項:
例:
2017年6月17日 15:23
患者張三,男,36歲,司機,右利手,主因”右側肢體活動不靈伴言語不清30天”以”腦出血恢復期”于2017年6月17日收入院。
一、病例特點:
1.青年男性,急性活動中起病。
2.右側肢體無力,伴言語不清1個月。
3.發(fā)病時急查血壓150/110mmHg。
4.既往史:發(fā)現高血壓病史1年,服用硝苯地平緩釋片20mg 2次/日,平時未監(jiān)測血壓。
5.查體:神情,言語不清,BP 130/90mmHg,P 70次/分,認知功能檢查不合作,飲水無嗆咳,雙側瞳孔等大同圓,直徑3mm,對光反射靈敏,眼動充分、自如,右側鼻唇溝稍淺,伸舌右偏,余顱神經未見異常,右側肢體運動功能障礙,Brunnstrom分期:右上肢2期,右下肢3期,右手2期;右側肢體深淺感覺減退;右側肢體肌張力稍高:Ashworth:右上肢2級,右下肢1+級,右手1級;右側肢體上下肢腱反射較左側活躍,右側Babinski征陽性;右側共濟運動無法完成,左側穩(wěn)準;獨立站立困難,不能獨立行走,右側肩關節(jié)半脫位(半橫指);ADL評分:35分。
6.輔助檢查:頭顱CT示:左側基底節(jié)區(qū)腦出血。
二、入院診斷:
1、腦出血恢復期
左側基底節(jié)區(qū)
右側偏癱
失語
高血壓性
2、高血壓病1級,極高危組
三、診斷依據
1、定位診斷:右側肢體運動功能障礙、感覺減退、腱反射活躍、肌張力增高,病理征陽性,定位于左側皮質脊髓束;右側中樞性面癱,定位于左側皮質核束,結合影像學檢查,綜合定位于左側半球基底節(jié)部位。
2、定性診斷:急性活動中起病,發(fā)病時血壓增高,既往有高血壓病史數年,結合影像學檢查,為高血壓性腦病,定性明確。
四、鑒別診斷
1、腦血栓形成:多數為安靜時起病,呈進展性加重,頭顱CT為低密度影,而本病頭顱CT為高密度影,故可排除。
五、問題小結:
1、言語障礙(理解、表達、復述差)
2、右側肢體運動功能障礙:布氏分期:右上肢2期,右下肢3期,右手2期;右側肢體肌張力稍高:Ashworth:右上肢2級,右下肢1+級,右手1級;右側肩關節(jié)半脫位(半橫指)
3、右側肢體深淺感覺減退
4、獨立站立困難,不能獨立行走
5、ADL評分:35分,ADL重度功能缺陷
6、社會工作能力減退
六、康復目標
1、近期目標:提高言語理解及表達能力,維持各關節(jié)活動度,控制痙攣模式,提高右下肢運動功能及負重能力,誘發(fā)右上肢近端的穩(wěn)定性及主動運動,糾正肩關節(jié)半脫位,提高ADL能力。
2、遠期目標:回歸家庭,回歸工作崗位,參與社會活動。
七、診療計劃
1.完善入院常規(guī)檢查
2.控制血壓,做好卒中的二級預防
3.進行PT、OT、ST等康復訓練
4.請上級醫(yī)師查房指導治療
八、注意事項:
1.訓練時,注意血壓的控制
2.右側肢體活動受限,注意防止跌倒等意外的發(fā)生
3.注意心理及情緒的變化
4.預防常見并發(fā)癥的發(fā)生
地址:建水縣金銀路與翠屏路交叉路口 聯(lián)系電話:0873—7654700
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中醫(yī)醫(yī)院